编者按
奋楫扬帆行致远,凝心聚力启新程。2023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切实以政治主动、系统思维、精准理念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1月4日起,“廉洁四川”推出“足迹·2023”专栏,全景式报道2023年全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办案引领,将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以奋进姿态迎接省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胜利召开。
书记说
眉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刘 海:2023年,眉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主题教育、教育整顿和巡视巡察各项工作。狠抓政治监督,全力护航“天府粮仓”建设,抓实成德眉资同城化监督。坚持办案引领,紧盯金融、国企、砂石等重点领域,启动专班23个,全市立案县处级以上干部同比增长31.8%。高标准完成留置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国家监委留置场所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创新建立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军人参与留置看护机制,强化办案保障。传承弘扬三苏廉洁文化,高质量承办全省第二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一体推进“三不腐”,助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部署要求,深化“三个专班”建设,强化政治监督,坚持办案引领,为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眉山力量。
一招鲜
随着电闸拉下,提灌站的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汩汩清泉由山下的水渠抽到山腰的柑橘园。“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大老远用车去拉水了。”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眉山市东坡区复兴镇正义村村民孙大爷反馈道。
此前,由于提灌站缺电无法供水,周边果农灌溉极其不便,多次反映也未得到有效解决。
而这样的例子,在基层却时有发生。提灌站、自来水工程、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等基层民生工程为何建而未用?建而难用?是前期选址不科学,还是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民生工程虽小,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23年,眉山市纪委监委持续发挥市县联动、片区协作作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污水处理厂、卫生厕所、自来水工程等五大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监督,向履责不到位、验收工作“走过场”“做虚功”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
“开展专项监督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基层将有限资金、精力投入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去,通过解决群众‘小问题’来保障乡村振兴‘大民生’。”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周旭介绍,针对基层民生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信访联处、监督联动、案件联查、问题联治“四联机制”,通过联动市、县、镇、村四级监督力量,综合运用入户走访、现场勘验、查阅资料等方式,着力解决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养护不得力等问题,形成查处问题、推动整改、建立机制的良好闭环。
截至目前,专项监督共起底排查农村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工程等重点领域问题226个,处置问题线索44件、立案39人、处分35人,推动健全完善建设监管、日常维护等制度机制21个,确保基层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
画外音
眉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采用“访、看、查、督”方式,紧盯工程规划、施工、验收各环节,开展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问题专项监督,推动民生工程建得起、管得活、用得好。(林丹 摄)
2023年5月10日,四川省第二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成果发布会在眉山成功举行,通过人民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廉洁四川视频号、智慧眉山等媒体平台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55万人次。(帅剑 摄)
成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