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纪检

当前位置: 首页>>区县动态>>彭山区>>工作动态>>正文

彭山区:联动协作贯通融合 跑出办案质效“加速度”

来源 : 廉政瞭望    发布时间 : 2024-12-13 17:59:53 [字号: ] 打印

undefined

彭山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了解相关情况。

  处置问题线索304件,立案101件,查处10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4份,推动建立完善制度69个……

  集中整治以来,彭山区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引领,积极探索构建起上下联动精准发力、横向协同合力攻坚、“查改治”一体推进工作方式,通过转思维、转节奏、转方式,变“等米下锅”为“精准出击”,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变“一办了之”为“常态长效”,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亮牌督办转节奏,变“等米下锅”为“精准出击”

  “在进行初核时,我们调取了可能与案件有关的信息材料,进行初步的谈话函询,从大量信息中发现了隐藏的‘猫腻’。”今年5月,彭山区纪委监委对某街道金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某线索进行集中研判时发现了可疑问题。随即,黄某被立案审查。

  黄某案的查处,来源于彭山区委巡察组移交的金烛村采购物资单价普遍偏高的问题线索。这是该区纪委监委高质量排查、精准研判、快速处置线索的有力见证。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广拓渠道收集问题线索,除积极主动发挥监督以外,还加强“纪巡”“纪审”联动,推动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将问题线索尽数打捞,变“等米下锅”为“精准出击”。

  为推动问题线索处置提质增效,该区纪委监委聚焦线索集中管理、高效处置、跟踪督办等各方面、各环节,实行归口受理、集中管理。

  “你部门办理的问题线索,目前仍未办结,请根据督办函相关要求,加快办理速度,确保在办结时间内‘清零’。”前不久,彭山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人员向承办的纪检监察室发出一份督办函,并督促其及时办结。

  为破解问题线索处置延时、久拖不结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在线索处置中充分运用“三色亮牌、三级督办”机制,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设为“红色”等级优先查办,其他案件综合考虑其性质、难易程度等因素设为“黄色”“蓝色”,在办理时限、处置要求等方面制定不同方案,提出不同要求。

  “通过给不同案件分类标签’、分类处置,有效提高问题线索处置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序性,线索办理周期明显缩短。”彭山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称,4月以来,已处置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304件,其中已办结252件。


攥指成拳聚合力,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

  “70多岁的老大娘参加夜间巡查值守,这有点不合常理。”“巡查值守时间是三天,为何会持续16天?”“补助资金的虚报套取多为‘虚报人数和天数’,建议聚焦这个方向进行调查……”不久前,在领办员组织召开的肖某某案分析研判会上,大家积极讨论。

  此前,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凤鸣街道某社区党委书记肖某某套取侵占集体资金的违纪问题,彭山区纪委监委分析研判后,赓即启动“室组地”联动协作机制,统筹第三纪检监察室、派驻区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区卫健局纪检监察组、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组、黄丰镇纪委力量,组建一支由办案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干部为“领办员”的工作团队。

  从立案到结案,领办员、协办员、组员按照各自具体分工,迅速组织开展核查、谈话等工作,很快查明了凤鸣街道某社区党委书记肖某某等4名“两委”干部,通过签订虚假巡河合同、虚增务工人数和时间,套取侵占集体资金的违纪事实。最终,肖某某等4人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我们会第一时间召集组内成员集中分析案件中的违纪行为和具体点位,商讨制定核查方案和重点。”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介绍,该案件由领办员牵头全盘汇总,组织案件会商,分析关联信息,促进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工作第一时间部署,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

  实行“领办员”模式,深化运用“室组地”片区协作办案,在彭山区纪检监察系统已经不是个例。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面广、形式多样,为破解基层办案力量薄弱、专业知识不精、熟人办案难等诸多困难局面,彭山区纪委监委升级战术打法,实行“领办员”模式,充分发挥室“统”、组“专”、地“熟”优势,划分建立4个片区协作专班,统筹组建“老带青”“骨干带新兵”办案组17个,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形成了简单案件分口办、一般案件指导办、复杂案件联合办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联动协作办案模式,推动基层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4月以来,该区运用“领办员”模式办理的案件共101件,同比增加119.6%,办案平均用时缩短76.3%。


查改结合提质效,变“一办了之”为“常态长效”

  “现在村里的大账小账发生一笔晒一笔,一目了然,每一笔资金怎么使用的,大家都清清楚楚,也很放心了。”看着张贴规范的公开栏,凤鸣街道江渔村的群众很满意。

  村民们的“放心”,源自于彭山区纪委监委对村集体“三资”的有效监管。

  此前,该区纪委监委以凤鸣街道某社区党委书记肖某某案为突破口,抽丝剥茧,总结规律,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共性突出问题,对有苗头性的村(社区)开展摸底排查,深入纠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弱化、监督软化、职权滥化”等问题,深挖村(社区)干部套取、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线索101件,立案26件,处分25人。

  如何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案件查处暴露出的问题,彭山区纪委监委坚持边办案、边整改、边治理,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3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自查自纠,抓好问题整改,切实唤醒“沉睡”资产,促进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有序。

  据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纪律检查建议书指出的问题,该局逐项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成立“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组,对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等方面开展摸底排查,查询比对数据信息2.2万条、查阅经济合同253份,发现问题合同82份,建立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机制10个。

  不只是在农业农村系统,为切实做好查案治本,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案件查办中发现的行业系统问题、体制机制短板、廉洁风险隐患等,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4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69个。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集中整治的治理效应不断显现。

  “张玖全192元”“唐舟华488元”“黄先礼288元”……近日,在黄丰镇团结村2024年度第二季度分红大会现场,该村63户村民数着手里攥着的一张张票子,心里乐开了花。该村集体“三资”的规范有效管理不仅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

 

上一篇: 彭山区:下沉一线解民忧 让群众用水不发愁
下一篇: 彭山区:用好“活教材” 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